育雏期饲养管理
1、开饮:雏鸡应先开饮后开食。开饮应尽早开始,以利于胃肠蠕动和卵黄吸收,饮水水质要求清洁,冬天要用温开水,开饮通常用青霉素水每只1000单位,开饮后就要保证饮水不间断。2~4日龄可饮用0.02%恩诺沙星水,连用3~5天后停药3天,再用一个疗程以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。
2、开食:雏鸡经充分饮水后,有2/3小鸡有啄食行为时就可开食。开食以后所用饲料,均应选用营养丰富的优质小鸡料,以少喂勤添为原则,1周后可喂些青饲料和砂砾。
3、温度:温度是养好小鸡的首要条件,母鸡能把孵出的小鸡带活主要靠母鸡的体温来保姆小鸡。地面育雏时,不管是任何季节,室内均要铺上垫料,使鸡睡眠时腹部不致受凉。育雏温度要求恒定,周温度要求32~35℃,室温27~29℃,以后每周下降2℃。
4、湿度:湿度对雏鸡的健康和生长的影响较大,如高湿低温小鸡易受凉、下痢等。但若湿度太低,又会影响体内卵黄囊的吸收。五黑鸡要求的湿度为周60~65%,*二周以后为50~60%。
5、换气:换气的目的是及时排除室内污浊空气,吸入新鲜空气,调节舍内的温、湿度,雏鸡既要保温又要注意通风换气,以排出氨气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。
6、光照:正确地掌握光照,有利于鸡群生长及成熟的一致性,雏鸡在育雏阶段可24小时光照,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2~3瓦为宜。
7、密度:密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,密度低不经济,密度过高会使雏鸡发育不均匀,生长减慢,易感染疾病,增加死亡率。以垫料平养方式的饲养密度为,6周龄前30~35只/米2,18周龄前12~15只/米2。
8、分群:分群的目的是使雏鸡发育一致,提高成活率。一般根据大小、强弱进行适时分群。对弱小的雏鸡应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,加强饲养管理。
9、卫生:育雏室要勤打扫,及时更换垫料。饲料槽、饮水器、育雏舍每周清理、消毒一次,饮水器每天清洗一次。进出育雏舍要更换衣服和鞋,并在门口设消毒池,作好预防和消毒工作。
3、饲养方式:放牧运动场可利用山区的果园地、竹木林地、荒山地或农作物收割后的休闲地等进行放养,要求有足够大的活动场所,要有两个以上放养场地可供轮养。
4、出栏时间:五黑鸡达到性成熟后,肌肉含有较多的脂肪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,许多研究表明肌肉脂肪酸含量与肉品风味呈正相关,所以适当延长出栏时间可有效提高鸡肉风味。
5、注意事项:育雏前要准备好育雏室,育雏室要求保温、不透风、不漏雨。进雏前1周,育雏舍应打扫、清洗干净,用和熏蒸或用消特灵水喷洒消毒。
养殖五黑鸡有哪些注意事项?
点:提高疾病预防意识
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隔离、消毒这两方面,也是关键的预防措施步骤,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小型养殖场来说,他们喜欢在自家地里建鸡舍。这样子的做使得五黑鸡鸡舍没有围墙、没消毒池、人和五黑鸡混居在一起,各种各样的人随意就能进入生产区,这样是非常容易把病源带入到鸡场里面,甚至有些鸡舍之间才相隔三四米,而且出口相对,这样也很容易,一旦发生感染,就会起到一系列连锁性的反应。
*二点:乱引种会导致带来疾病源
有些五黑鸡养殖户喜欢多引些不同品种的鸡苗进行养殖,但是由于引种渠道的混乱,所以没有按照正规的流程引种,导致引进的鸡苗本身就携带疾病,传播给现有的鸡种,造成大规模的染病。